全省各地以多種形式緬懷英烈
讓紅色血脈、革命薪火代代相傳
□ 大眾日報記者 董方舟
通訊員 毛嘉駿
今年9月30日是我國第十個“烈士紀念日”。連日來,全省各地通過舉行烈士公祭儀式、為烈士立碑、宣講英烈故事等形式,精心組織開展“紅色九月
頌贊英烈”主題紀念活動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烈士紀念日當天,全省各地共組織烈士公祭儀式156場次,全省各級黨政機關、企事業(yè)單位、駐魯部隊、大中小學校約16.2萬人次參加公祭儀式。
9月30日,濟南、青島、淄博等11市舉行《烈士光榮證》頒授儀式,為2022年度評定的33名山東籍烈士的遺屬頒授《烈士光榮證》,深切緬懷英雄烈士,大力弘揚英烈精神。
翠柏青松伴英烈,豐碑矗立頌英魂。今年9月24日是濟南戰(zhàn)役勝利75周年紀念日,當天,濟南市為王三海等54位第二批尋親成功的濟南戰(zhàn)役烈士舉行立碑儀式。近年來,我省堅持為烈士尋親,并建立無名烈士信息資料庫,運用大數(shù)據(jù)、新媒體平臺等手段幫助無名烈士“回家”,共為1200余名烈士找到親人。
弘揚英烈精神,講好英烈故事。全省各地組織開展“山東英烈文化走進青少年2023年開學季活動”,把英烈精神傳承與國防教育相結合,以贈閱烈士事跡圖書、開展英烈精神講座等多種形式,激勵廣大青少年自覺緬懷、紀念、尊崇、學習英雄烈士,讓紅色血脈、革命薪火代代相傳。齊河縣舉辦“革命薪火代代傳
英烈文化進校園”活動,組織紅色講解員宣講紅色故事,帶領學生們學習先烈的英雄事跡。濟寧市老兵宣講團向學校師生講解王杰烈士“兩不怕”、楊根思烈士“三個不相信”的故事,讓同學們深刻感受烈士的革命精神。
全省各地廣泛開展“走進身邊的烈士紀念設施”活動,深入挖掘和拓展烈士紀念設施蘊含的歷史價值和時代精神,賡續(xù)紅色血脈。9月30日,東營市墾利區(qū)舉行散葬烈士墓遷移集中安葬儀式,將散葬烈士墓集中遷移安葬到東營市黃河口烈士陵園。濟寧市兗州區(qū)組織學生代表擦拭烈士墓碑、清掃墓區(qū),用實際行動寄托哀思,表達對先烈的緬懷和敬意。
我省積極推進烈士紀念設施網(wǎng)上數(shù)字化展示,在省退役軍人廳網(wǎng)站和山東英烈網(wǎng)“數(shù)字紀念設施”專欄,集中展示各地烈士紀念設施網(wǎng)上VR瞻仰、云展館展陳、智慧陵園展示等內容,打造宣教功能“云矩陣”,提升宣傳教育整體效能。目前,144處市級以上烈士紀念設施全部開設網(wǎng)上紀念堂,87處烈士陵園開通VR展示、視頻遠程祭掃,170多處烈士紀念設施布展升級,使大家更方便地通過網(wǎng)絡表達紀念哀思。
為進一步關愛烈士遺屬,常態(tài)化幫扶烈屬家庭,省退役軍人廳聯(lián)合省教育廳,在秋季學期開學前對92名在校山東籍烈士子女信息進行摸底統(tǒng)計,確保烈士子女待遇及時落實到位。青島市開展“紅色九月·關愛烈士父母”活動,制訂入戶巡診計劃,完善遠程巡診健康檔案,實現(xiàn)全市烈士父母巡診全覆蓋,用實際行動關愛烈士遺屬。濰坊市組織志愿者“替烈士回家看看親人”,走訪慰問烈士遺屬,為烈士遺屬送上溫暖祝福。